胃腸減壓法可緩解腹痛和腹脹
日期:2013-08-29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臨床以急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和血胰酶增高等為特點,。病變程度輕重不等,輕者以胰腺水腫為主,,臨床多見,,病情常呈自限性,,預后良好,又稱為輕癥急性胰腺炎,。少數(shù)重者的胰腺出血壞死,,常繼發(fā)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種并發(fā)癥,,病死率高,,稱為重癥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治療原則為抑制胰腺分泌,,緩解疼痛,,抗胰酶療法,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防治感染。急性胰腺炎的最基本治療:
支持療法,。靜脈補液,,注意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胃腸減壓,。必要時胃腸減壓,插胃管后停留,,外接負壓引流器。對重癥患者應進行胃腸吸引和持續(xù)減壓以抽盡胃液,,減少胃酸進入十二指腸內刺激胰腺分泌,。胃腸減壓還可緩解腹痛和腹脹,預防和治療胃腸麻痹,。一般可吸引2—3日,。
吸氫。出現(xiàn)呼吸困難者,,予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外接呼吸機。
禁食,、禁水,。可以防止食物和酸性胃液進入十二指腸,,減少對胰腺分泌的刺激,。癥狀好轉時可開始進食,但應限制脂肪食物,,急性胰腺炎治療初期蛋白質應限量,。輕癥胰腺炎一般禁食7—8日,,重癥者需禁食2周。在禁食期間應進行靜脈內高營養(yǎng)或上空腸造口管飼,,以防止息者水,、電解質紊亂,保證患者的熱量和營養(yǎng)需要,。